亚马逊新政:流量共享,品牌独立站迎来新机遇
亚马逊,这个电商界的“流量守门员”,最近似乎要松口了。它正在测试一项新功能:允许消费者从亚马逊App直接跳转到品牌的独立站购物。这消息一出,不少卖家都惊呼“活久见”,毕竟亚马逊过去可是出了名的“流量闭环”,现在却主动把流量“送”出去,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简单来说,新功能是这样的:当你在亚马逊App里搜某个品牌或商品,搜索结果会分成两类:一是亚马逊平台内能买到的,二是品牌官网才有的。点一下“查看更多”,就能跳到品牌独立站直接购买。这项功能目前只在美国测试,只针对iOS和安卓用户。具体哪些品牌能参与、流量会不会收费,这些细节还没公布。
图源:aboutamazon
对消费者来说,这功能简直是“一站式”购物体验升级。比如,你搜“Oura智能戒指”,不仅能看到亚马逊上的商品,还能发现品牌官网独有的款式,或者更便宜的价格(如果有)。而且,如果你是Prime会员,跳转到支持“Prime购物”的品牌官网,还能享受免邮、快速配送等特权。
那么,亚马逊为什么会这么“大方”呢?这可能跟竞争压力有关。Temu、SHEIN、TikTok Shop这些平台,靠着低价策略抢走了不少市场。Temu靠全托管模式,把价格压到最低,2024年在美国的月活用户数甚至超过了亚马逊。虽然亚马逊也推出了低价商品专区“Amazon Haul”来应对,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(只有8%的消费者买过)。
这次的新功能,亚马逊是想另辟蹊径:允许品牌在独立站以更低价格销售(省去平台佣金和广告费),从而间接拉低亚马逊平台内同类商品的价格,形成对Temu的“包围圈”。
图源:webycorp
而且,亚马逊可能也想学学谷歌购物。谷歌早在2020年就允许商家免费展示商品链接,用户搜索后就可以直接跳转到零售商网站比价和购买。亚马逊这次的测试,被认为是向“综合购物搜索引擎”转型的重要一步,意图和谷歌抢流量。
对品牌卖家来说,这既是机会,也是挑战。
好处是:
- 低成本引流: 借助亚马逊的精准流量(都是想买东西的人),品牌可以快速提升独立站的曝光度。
- 品牌塑造: 独立站可以更完整地展示品牌故事、产品细节,增强用户信任感。比如,家居品牌Aosom,靠着“亚马逊+独立站”双管齐下的模式,年营收超过34亿元,成功打造了品牌影响力。
- 数据积累: 独立站能帮助品牌积累用户数据,了解消费者需求,从而更好地优化产品和服务。
但也有风险:
- 流量分配不均: 亚马逊可能更偏向大品牌或付费卖家,中小卖家可能分不到多少流量。
- 政策变动: 亚马逊未来可能会对导流收费或调整规则,品牌需要重新评估成本效益。
- 转化率问题: 跳转到独立站后,消费者是否会购买,还是个未知数。
总而言之,亚马逊这次“流量共享”的尝试,既是为了应对竞争,也是电商生态发展的大胆尝试。对品牌来说,机会与挑战并存;对整个行业来说,可能会掀起新一轮“平台+独立站”的融合浪潮。至于这场实验能不能改变电商格局,还得看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