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海博客-探寻心灵的宁静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博客 > 正文

博客

张一鸣的阳谋:TikTok直播的“全球第二”,正在给跨境电商画一张新地图

2025-05-14 09:11:17博客
你看啊,前两天刷到一个数据报告,Streams Charts发的,《全球直播格局》最新的。里头有个点挺扎眼的:TikTok,那个以前咱们觉得就是小年轻跳跳舞、玩玩梗的短视频平台,现在玩直播,居然把游戏直播界的“老炮儿”Twitch给超了,成了全球第二。 这事儿,第一眼看上去,好像就是个平台排名的变动,跟咱……

你看啊,前两天刷到一个数据报告,Streams Charts发的,《全球直播格局》最新的。里头有个点挺扎眼的:TikTok,那个以前咱们觉得就是小年轻跳跳舞、玩玩梗的短视频平台,现在玩直播,居然把游戏直播界的“老炮儿”Twitch给超了,成了全球第二。

这事儿,第一眼看上去,好像就是个平台排名的变动,跟咱们这些做跨境电商、想出海弄点儿流量、做点儿生意的,关系没那么直接,是不是?

但如果光看个热闹,那可就亏大了。

说白了,TikTok直播能上位,甚至能甩开Twitch坐上第二把交椅,这背后藏着一套非常值得咱们琢磨的逻辑,尤其是对于正在或打算在TikTok上搞钱的跨境卖家来说,这不仅仅是流量的再分配,这可能是在给你展示张一鸣,或者说,是咱们中国互联网大厂,在全球化这条路上,到底是怎么打牌的。

别只看Twitch丢了第二,要看TikTok是怎么“吃”掉这块市场的

源文章里说了,今年一季度,TikTok直播观看时长超过80亿小时,环比增长30%,占所有平台总观看时长的27%。而Twitch呢,48亿小时,占16.3%,被挤到了第三。YouTube还是老大,占了一半多,140亿小时。这个数据,咱得先记着。

但更重要的是,为什么?源文章提到 TikTok 的“通用性”,说它啥主题都能播,电商、时尚、游戏都行,不像Twitch那么垂类。这当然是个原因,但不够深入。

你想啊,Twitch做了多少年游戏直播?它积累的游戏社区、大神主播、电竞赛事资源,那是它的护城河。TikTok一个“新秀”,凭什么就能硬生生从Twitch那里抢流量,甚至把那些Twitch的主播都吸引过来,把TikTok当成引流涨粉的“第二主场”?(源文章里也提到了这个现象,说很多Twitch主播不得不借道TikTok)

这说明啥?说明TikTok的“通用性”或者说“泛娱乐化”能力,远超Twitch这种垂直平台。它捕捉用户注意力、生产海量内容的能力,是跨越圈层的。游戏玩家也刷短视频啊,他们也会看搞笑、看生活、看美妆、看购物。TikTok把这些注意力汇聚起来,然后用直播这个形式,把流量高效地“变现”——变现方式不仅仅是广告和打赏,更要命的是直播电商

这才是关键!Twitch的直播,核心变现路径是打赏、订阅、广告,是基于“观看”和“社区”的。TikTok的直播,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“场”的属性,这个场可以是娱乐场,更可以是一个“交易场”。

所以,TikTok反超Twitch,绝不是说TikTok在游戏直播上也牛过了Twitch(至少目前看,Twitch在纯游戏领域还是有优势),而是说,在全球直播这个更大的盘子里,非游戏直播,特别是与商业变现紧密结合的直播,增长速度和体量已经超过了单一的游戏直播

这就像是,两个人赛跑,一个只跑百米,一个跑全能马拉松。马拉松选手跑到某个阶段,虽然百米跑得没专业选手快,但因为他跑完了游泳、自行车、还有其他项目,总积分就超过了那个只跑百米的人。TikTok就是那个全能选手,它的直播能力,是长在它庞大、多元、且日益商业化的内容生态里的。

直播电商,才是TikTok的“胜负手”和“阳谋”

源文章里给了直播电商市场的大盘数据,2023年9亿多美元,预计到2032年干到48亿多,年复合增长率20.6%。这数据说明啥?说明这个赛道还在“起飞”阶段,机会大大的。

而TikTok呢,它可是这个赛道上最凶猛的新玩家。

你看它在东南亚的玩法。源文章提到印尼斋月期间直播观看次数28亿,交易额增长24倍;泰国站GMV增长500%。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,它们是鲜活的案例在告诉我们:TikTok的直播,正在成为跨境卖家在东南亚构建人、货、场新关系的“主战场”。

为啥TikTok Shop在东南亚这么猛?除了平台砸钱、给流量(这是早期必然的手段),更重要的原因在于,它把**“内容驱动”“实时互动”**这两个杀手锏,跟东南亚本地的消费习惯(喜欢社交、喜欢互动、价格敏感、信任达人推荐)完美结合了。直播带货这种形式,天生就能解决跨境电商在信任、时效、体验上的部分痛点。卖家通过直播展示商品、回答问题、营造氛围,消费者即时下单,这种“即看即买”的链路,比传统的图文详情页+购物车模式效率高太多。

东南亚是“试验田”,或者说“练兵场”,因为文化、供应链、用户习惯跟国内有相似之处,跑起来相对容易。但别忘了,TikTok的野心是全球。

源文章里提到的美国黑五数据(销售额破亿,GMV增长176%,日均GMV增长超3倍,直播GMV增长174%)和Stormi Steele单场200万美元的纪录,这更是振奋人心,也更值得深思。

美国市场跟东南亚完全不一样。它有成熟的电商巨头(亚马逊),用户更理性,对价格不那么敏感(相对),更看重品牌、品质、售后。在这样的市场,TikTok光靠“便宜”和“流量”是站不住脚的。

那它是怎么做到的?源文章里提到了“内容电商”的驱动力强大。这说明,在美国市场,TikTok Shop的直播,更强调的是**“内容价值”和“品牌故事”**。Stormi Steele的案例就很典型,她本身就是美妆博主,有个人品牌(Canvas Beauty),她的直播卖货,卖的不光是产品,更是她的个人魅力、专业知识和生活方式。用户是冲着她这个人来的,因为信任她,才买她的产品。

这给咱们中国卖家啥启示?如果你还想着把国内拼多多、抖音的玩法(比如低价、套路、叫卖式直播)原封不动搬到TikTok美国站,那大概率是要撞墙的。在美国做TikTok直播电商,你得学会讲品牌故事,学会跟用户建立情感连接,你得把直播间打造成一个“秀场”、“体验间”、“答疑室”,而不仅仅是“卖场”。你的主播(或者你自己)得是懂产品、懂文化、能互动、能建立信任的“人”,而不是只会喊“上链接”的工具人。

这不只是TikTok的机会,更是“我们”出海的新通道与新挑战

TikTok直播的强势崛起,以及它在直播电商领域的狂飙,对于所有想做跨境电商的中国企业和卖家来说,这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机会窗口。

你想啊,以前咱们做跨境,主要靠亚马逊、eBay、速卖通这种平台,流量逻辑是“人找货”,用户有明确需求去搜索。或者做独立站,那得自己花钱买流量,Facebook、Google广告一个都不能少,成本越来越高。

现在TikTok来了,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流量逻辑:“货找人”或者说是“内容找人”+“兴趣激发”+“实时转化”。用户是在刷短视频、看直播,他们的核心需求是“打发时间”、“找乐子”、“学东西”,过程中你的产品、你的直播间出现,激发了他的兴趣,通过实时互动,他可能就下单了。这种路径,更能触达那些没有明确购物计划,但有潜在消费需求的用户。

这背后是咱们中国互联网公司玩转“注意力经济”和“社交/内容驱动商业”的能力输出。从早期的淘宝直播,到抖音、快手的直播带货,国内这套体系已经非常成熟。TikTok只是把这套成熟的打法,结合海外不同市场的特点,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粘贴。

机会在哪?

  1. 新流量红利: 相对成熟平台,TikTok Shop直播电商的流量(尤其是自然流量)依然有红利期,做得好的卖家能快速起量。
  2. 高效转化场: 直播形式互动性强,转化效率比图文、短视频要高,能迅速清库存、打造爆款。
  3. 品牌建设新路径: 特别是在美国等成熟市场,通过精心策划的直播内容,卖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,建立信任,沉淀品牌粉丝。
  4. 验证中国模式: TikTok的成功正在证明,咱们在国内玩得转的内容+社交+电商模式,在全球也行得通。这给其他想出海的中国消费品牌、技术公司、服务商都带来了信心和经验。

挑战和坑呢?也多着呢!

  1. 本土化深坑: 前面说了,直播尤其考验本土化能力。语言、文化、审美、直播风格、互动方式,甚至当地的网络环境、支付习惯,都得吃透。照搬国内玩法?等着交学费吧。
  2. 供应链压力: 跨境直播卖爆了,货怎么快速送到国外用户手里?库存放哪儿?退换货怎么办?这是个系统工程,对卖家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巨大考验。
  3. 平台政策不确定性: TikTok Shop还在高速迭代期,政策调整快,规则变动频繁。今天有效的打法,明天可能就失效了。得时刻保持警惕,灵活调整策略。
  4. 竞争加剧: 看到TikTok直播电商火了的不止你一个,大量国内外卖家都在涌入。流量成本会上升,对内容质量和运营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。
  5. 人才瓶颈: 既懂跨境电商、又懂TikTok运营、还能上镜做直播、最好还懂点当地文化?这种人才比大熊猫还稀缺。

写在最后:不只是看热闹,更是看门道

TikTok直播反超Twitch这个数据,表面上看是平台排名变动,往深里看,它折射的是全球互联网流量格局和商业模式的演变——内容和社交平台正在深度侵蚀传统电商和垂直社区的领地,而直播,是这场侵蚀战中最锋利的一把刀。

对于咱们中国出海人来说,这不仅是平台提供的新工具,更是中国模式在全球被验证、被放大的一个信号。张一鸣的全球化愿景,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一步步通过像TikTok直播电商这样的具体业务,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,把“中国经验”转化为“全球竞争力”。

所以,别光盯着TikTok那80亿小时的直播观看时长流口水,也别只看某个大主播一场卖了多少钱。咱们得琢磨:

  • 这流量是怎么来的?咱们自己的产品和内容怎么才能被算法推送到潜在用户眼前?
  • 这些观看时长是怎么转化为购买力的?咱们的直播间怎么布置、怎么互动、怎么讲产品,才能让老外心甘情愿掏钱?
  • 不同市场(东南亚、美国、欧洲、拉美…)的用户,他们的直播观看和购物习惯有什么差异?咱们的本土化策略做到位了吗?
  • 除了流量和转化,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供应链、人才、政策风险,咱们有没有预案?

TikTok的直播高歌猛进,给跨境电商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。这个口子有机遇,也有挑战。是抓住它,还是被裹挟着随波逐流,甚至撞得头破血流,这取决于我们这些躬身入局的出海人,能不能看清数据背后的逻辑,学会在这个充满活力、但也变数极多的新场子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打法。

不是洗洗稿换个说法那么简单的事儿,这真得沉下心,好好琢磨。毕竟,这个全球第二的位置,可是用无数的用户时长和真金白银的交易堆出来的。这里面藏着咱们出海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