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kTok:流量洼地还是创业陷阱?
“TikTok是下一个流量洼地!” “抓住TikTok,轻松月入百万!” 近年来,类似的口号充斥着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创业培训课程,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涌入TikTok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美好吗?TikTok真的是遍地黄金、轻松掘金的流量洼地吗?恐怕未必。
今天,我就要泼一盆冷水,劝退那些将TikTok视为快速致富捷径,盲目入局的创业者们。一个朴素的商业真理是:任何被大众所熟知的赚钱方式,都已经不再是红利期了。当所有人都知道TikTok能赚钱的时候,你还能指望轻松分一杯羹吗?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TikTok的真实情况,我特意请教了两位业内资深人士:一位是拥有数个百万级粉丝TikTok账号的A小哥,另一位是经验丰富的TikTok广告投放专家B小哥。他们的经验和观点,或许能让你更冷静地看待TikTok的机遇与挑战。
想要判断TikTok是否适合你,首先要理解它的电商转化逻辑。和传统的电商平台不同,TikTok的电商转化更多是“非目的性消费”。 举个例子:你本来只是想刷刷短视频放松一下,结果突然看到一个狗狗穿的衣服特别可爱,价格也不贵,于是就忍不住下单给自家狗狗买了一件。这就是非目的性消费——你原本并没有购买狗狗衣服的计划,只是被短视频内容吸引,冲动消费了一把。
与此相对的是“目的性消费”。比如你想买一台新手机,会提前做好功课,在各个平台比价,去实体店体验,最终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。这种消费方式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决策,考验的是平台的供应链、物流和售后服务能力。
显而易见,TikTok的非目的性消费模式更适合低客单价、容易冲动购买的产品。你不太可能在刷TikTok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台价值上千美元的手机就直接下单,因为高决策成本会让你冷静下来,回到传统电商平台进行比较和选择。
再说说TikTok的算法机制。与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平台不同,TikTok的内容传播并不完全依赖于账号的粉丝数量。即使你只有几个粉丝,只要你的视频内容足够优质、足够吸引人,就有可能被推荐给大量的用户,实现病毒式传播。
这对于新入场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,意味着你有机会凭借优质内容迅速积累粉丝。然而,对于已经拥有大量粉丝的账号来说,这种算法机制却可能带来商业变现的难题。A小哥告诉我,他的账号虽然拥有数百万粉丝,但经常出现发布视频后只有几千甚至几百观看的情况,这意味着即使他发布了产品推广视频,也很难触达自己的粉丝,转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此外,TikTok的算法机制也不利于品牌方积累私域流量。品牌方在TikTok上进行营销推广,最终目的是占领用户心智,提高品牌忠诚度,促进用户复购。然而,TikTok的算法更倾向于为用户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,而不是他们关注的品牌发布的新内容。这意味着即使你拥有大量的粉丝,他们也不一定能看到你的内容,更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,无法真正将粉丝转化为品牌私域流量。
那么,哪些产品更适合在TikTok上进行推广呢?根据我的经验和B小哥的建议,个人消费品,尤其是新奇特的产品,更容易在TikTok上获得成功。这类产品通常价格不高,决策成本低,用户可以快速做出购买决定。此外,新奇特的产品更容易创作出引人入胜的短视频内容,从而在TikTok上获得更高的曝光和转化。
如果你打算在TikTok上投放广告,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你少走弯路:
- 如果你擅长Facebook广告,那么TikTok广告对你来说应该不难。 毕竟两者在素材形式和投放逻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。B小哥告诉我,优秀的Facebook广告投手在TikTok上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
- 直播带货需要经验丰富的选手。 直播带货不仅需要优秀的气氛调节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还需要对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销售技巧。如果你没有直播经验,最好先从小规模尝试开始,逐步积累经验。
- 多学习Hubspot等营销平台的TikTok营销技巧。 这些平台会分享一些经过验证的有效策略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TikTok的运营规律。
最后,我想再次强调:TikTok并非适合所有人的流量洼地,盲目跟风只会让你血本无归。在决定入局TikTok之前,请务必冷静评估自身情况,明确目标受众、产品特点和运营能力。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预算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TikTok的运营中,或者你的产品并不适合TikTok的电商转化模式,那么或许选择其他平台才是更明智的选择。
与其把TikTok当成一夜暴富的捷径,不如把它看作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兴平台。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制定周密的计划,并持之以恒地投入,才能在TikTok上取得真正的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