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狠抓电商规范:跨境卖家想赚钱,得先守规矩
东南亚电商市场现在火得不行,大家都想去分一杯羹。但生意火爆的同时,假货也越来越多,搞得市场乱糟糟的,消费者也跟着遭殃。泰国政府这次终于要出手管管了。
最近,泰国商务部拉上了一堆部门,像管食品药品的、管工业标准的,还有Shopee、Lazada、Temu这些电商平台,一起宣布要严查网上卖的那些不合格、不合规的东西。泰国商务部长说了,只要发现哪个产品有问题,马上就下架,不让卖,保护消费者不买到假货、烂货。
图源:泰国商务部
其实,管电商市场本来就是政府和平台的责任。现在大家一起合作,能让消费者更警惕那些非法交易,也更相信电商。更重要的是,能帮泰国本地那些中小企业,让它们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好好发展。
这次合作,几乎把所有跟产品质量、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都拉进来了,电商平台也基本都在里面。这么多人一起管,就是想从源头上杜绝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让消费者放心。
除了直接下架有问题的东西,泰国商务部还准备做点别的。比如,他们会发一些宣传资料,告诉大家买东西、卖东西要注意什么,让大家知道哪些是安全合法的。还会出一些指导手册,教监管部门怎么查那些不合规的东西,保证监管落到实处。
泰国政府以前就没少管电商市场。作为东南亚电商的重要一员,泰国一直想把市场搞得更规范。
去年8月,泰国商务部就联合了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税务局等等部门,一起想办法减少那些低价、不合规的进口商品。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对线上、线下的卖家都有风险。
图源:Vietnam news
为了搞清楚情况,泰国还抽查了一些进口产品。结果发现,有些卖家根本不是泰国人,也没有签证、工作许可这些合法的东西。这些“黑户”卖家不仅违反了泰国法律,扰乱了市场秩序,卖的东西质量也差,对消费者很危险。
泰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2024年10月到12月,他们查了16651起跟产品安全、质量有关的违规行为,涉及金额高达9.84亿泰铢(相当于人民币2.11亿元)。这说明泰国电商市场确实挺乱的,需要好好管管了。
当然,管得严了,肯定会影响进口商品的销售。数据显示,短短三个月,泰国电商平台上外国产品的销售额就下降了8%。去年7月到12月,每个月平均销售额是36.5亿泰铢(约合人民币7.83亿元),比上半年(1月到6月)的39.6亿泰铢(约合人民币8.48亿元)少了。
图源:Bangkok Post
这么看来,泰国政府的监管已经开始起作用了。可以预见,以后“发现就下架”的政策会更严格,违规的卖家肯定会被清理掉。
电商发展这么快,泰国政府肯定会加大监管力度。对于跨境卖家来说,这不仅仅是影响赚钱,更可能直接被踢出局。所以,大家千万别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,冒险走违规的路。
现在泰国管得越来越严,跨境卖家该怎么办,才能不被淘汰呢?
首先,要好好学习泰国的法律法规,保证自己的经营行为完全符合规定。比如,产品质量要达标,知识产权要保护,消费者权益要尊重,税要按时交等等。
其次,产品质量一定要把好关,坚决不卖假货。选供应商要谨慎,产品检测要认真,确保卖的东西符合泰国标准。
第三,要守规矩,讲诚信。不虚假宣传,不偷税漏税,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,用诚信赢得顾客的信任。
第四,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,及时改正问题。监管部门提出什么问题,要虚心接受,尽快整改,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,保证自己的经营行为始终合法合规。
总之,泰国电商市场现在管得越来越严,跨境卖家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规范经营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,好好赚钱。记住,合规经营才是跨境电商的“通行证”,千万别因小失大,自毁前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