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槛高?竞争大?TikTok Shop欧洲日本新战场,中国卖家到底能不能玩转?
你最近有没有刷到那个消息?就是说TikTok Shop,要在全球再下几城的事儿。听着都觉得快——四月巴西,六月日本,欧洲那边意大利可能三四月就要动起来,德国法国跟着… 我滴个乖乖,这速度,简直是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地图铺满啊!
从最早试水的东南亚,到后来一鸣惊人的美国,再到这回一口气扑向拉美的巴西、盯着东亚的日本,还有欧洲大陆那几个重要国家… 你把这个名单摆在一起看看,是不是感觉这里头藏着点东西?它不是漫无目的地乱撒网,这里头肯定有优先级,有它自己的小算盘。
咱们做跨境、做出海的,光知道它要去哪儿,意义不大。更要紧的是得掰开了、揉碎了去琢磨:它为啥是这么个顺序?为啥先去巴西和意大利,而不是直奔德国法国? 这路径图背后,到底藏着TikTok Shop怎样的战略意图?对咱们这些想靠它吃饭、或者说想搭上这班船的中国玩家来说,里头到底有哪些门道,哪些机会是专门给咱们留的,又有哪些坑是得提前绕着走的?
说到底,任何一个平台搞这么大的动作,背后都有它一套严密的逻辑在支撑。TikTok Shop这家伙,手里攥着巨大的内容流量和用户时间,它现在要把这个能量转化成真金白银的电商交易额,那每走一步,都是经过计算的。特别是它要去那些电商老玩家扎堆的市场,又想用自己“内容带货”这套新打法,每一步棋都特别值得咱们这些旁观者、参与者好好咂摸咂摸。
来吧,咱们别干看着了,今天就一块儿把TikTok Shop这回铺开的全球新地图,好好“解剖”一下,看看它到底是在下怎样一盘棋,又能给咱们这些中国玩家带来啥。
第一层:它为啥先看上巴西和意大利?是挑“软柿子”捏,还是另有打算?
意大利相对其他欧洲大国,可能“阻力”小一点,先在那儿跑通模式,趟趟坑,再进军德国法国,这叫“以点带面”,挺稳妥的。对咱们做女装、美妆、配饰这些品类的卖家来说,意大利也是个不错的试水地,但你得琢磨琢磨,怎么把咱们的产品做出点“欧洲范儿”或者符合当地审美的感觉。
第二层:日本和德国法国这些“硬骨头”怎么啃?——高消费 vs 高门槛/高竞争
六月进日本,还有紧随其后的德国法国。
日本这市场,钱肯定多,消费能力强,用户也习惯网购。 Statista说2024年电商渗透率能到70%多,2029年有望到87%!这数字看着流口水吧?但你知道的,日本本土有乐天、雅虎,亚马逊更是霸主地位,还有咱们的Temu、Shein也在那儿卷得不亦乐乎。你TikTok Shop光靠喊两嗓子“买它买它”就行了?肯定不行。
它去日本,靠的还是“内容”这把刀。日本年轻人同样爱刷短视频,而且他们对“有趣”、“独特”、“有故事”的内容特别买账。TikTok Shop想在日本做的,大概率不是跟亚马逊拼谁SKU多、谁价格低,而是拼谁更能抓住日本用户的G点,用创意内容激发他们的购买欲。这跟咱们中国卖家可太有关了!你在日本市场,光有便宜货不行,得有设计感、有品质、有能讲故事的潜力。得研究日本用户的审美、他们的社群文化,然后用短视频的形式去触达他们。这考验的是咱们的“内容营销功力”和对产品“故事性”的挖掘。怎么用十几秒的视频,让挑剔的日本用户觉得“卡哇伊!”或“斯国伊!”,这才是关键。
德国、法国嘛,那更是“硬骨头”中的硬骨头。高消费市场,但同时规则多、用户要求高,退货率、售后服务、环保标准… 随便哪个拎出来都够你喝一壶的。而且报道里也说了,TikTok Shop对欧洲商家入驻设置了高门槛——要资质、经验、仓库、现金流。这是它自己给自己划的线,说明它知道,在这些市场,得玩真的,得找有实力、规范运营的卖家。
从咱们中国卖家的角度看,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。挑战在于,门槛高了,不是谁都能去。机会在于,一旦你跨过了这个门槛,竞争环境可能相对“干净”一些,没那么多鱼龙混杂的卖家来搅局。而且,如果能做出符合欧洲高标准的产品,一旦打响名气,那品牌价值可就上去了。西班牙那种“本店+全托管”并存的模式,也许会在德国法国复制,这给了咱们那些有自己的品牌、想自己运营的中国卖家留了点念想。但说真的,去欧洲,你得把合规、税务、售后这些事儿想得明明白白,做不好,亏钱是小事,影响声誉是大问题。
TikTok Shop这盘棋,到底想下成啥样?
所以你看,巴西、意大利、日本、德国、法国… 这个名单不是随便拉出来的。TikTok Shop的逻辑很清楚:先在社交基因强的市场快速复制成功模式,巩固内容电商的基本盘;然后进军高消费但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,用内容差异化竞争,试图重新定义购物体验;同时在高门槛市场谨慎推进,筛选优质卖家,提升平台调性。
它不只是想做一个跟亚马逊、Shopee 一样的电商平台,它是想利用自己全球无敌的“流量池”和“内容分发能力”,在全球范围内复制一个“内容引导消费”的新生态。让人们在刷视频的时候,不知不觉就把钱花了。这是降维打击,也是全新的玩法。
但这机会,不是白给的。它要求咱们不光会“做货”,更得会“讲故事”,会“做内容”,会“玩社群”。还得把那些“硬功夫”练扎实:供应链得稳,品质得好,物流售后得跟上,面对不同国家的税务法规别犯迷糊。
所以,别光盯着TikTok Shop又开了哪个国家,也别只盯着别人家的爆单截图。更要看清楚它为啥这么走,这个市场有啥特点,我自己手里有啥牌,我该怎么接这波趋势?这盘棋,咱们中国玩家不光是看客,更是重要的棋子。能不能下出彩,就看咱们自己的本事和策略了。